钓鱼网 >渔具钓具 >渔具资讯 >鱼饵生产企业增长过快导致供大于求

鱼饵生产企业增长过快导致供大于求

来源:钓鱼123  作者:秩名  发表时间:2013-07-23 12:49:00810

以饵料等为代表的钓具产品。一直都是市场消耗最快的钓具,一个钓具店一年补货次数最多的也是饵料类的产品,不过随着市场的发展,准入门槛较低的饵料市场,涌入大量的新企业,新品牌,让这一快消市场也开始出现大面积的消化不良。

位于苏南地区的孙先生开钓具店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从去年开始,他发现来他店里消费的钓鱼人提出的饵料名字有很多他没听过,虽然他的店里经销的饵料品牌从最初的34家,已经扩充至12个不同的品牌,但还是满足不了很多消费者的需求,对于消费者指明要的产品他开始积极寻找货源。一次展会,孙先生签了2家新的饵料,虽然缴纳的加盟费只有2000元,但是厂家的10多个品种每样产品拿2件,加起来的货值接近1万元,一个展会,光新代理的饵料产品就得花掉2万元的采购资金,除此之外,原来的12个品牌每个厂家推新品都要保持一定的进货量,虽然饵料的销售量大,但还是加重了钓具店的负担,不同厂家产品用法也大同小异,给商家推销也造成困难。

在厂家层面,从国产商品饵的出现到形成市场规模,厂家的数量可以说是呈几何倍数增长,饵料企业一直占据展会的主力,举办钓赛的主力,推广钓鱼运动的主力,广告投入数量的主力,从这几个主力之中,很容易看出一包小小的饵料在发展壮大成就大市场的同时,饵料企业也已承载了足够多的竞争压力,从最初的几款饵料割据市场,到如今的群雄称霸,市场繁荣的同时,带来的是产品过剩,已经影响了饵料市场的畅通发展,市场消化不良,让很多企业面临重重压力,在主力这个阵营中,开始失去战斗力。

快消品市场有活力,加上低门槛的从业要求,让很多有创业梦的钓鱼人在多年的使用生涯中走向了自己推出产品之路。从现有的饵料企业构成可以看出,大批的钓鱼人在钓出成绩后,进入钓具行业首先推出的是饵料产品。通过参加比赛,发展钓友圈,通过突出的战绩让产品更具有说服力,市场的发展也证明如此,但是过多过快的产品推出,缺乏足够的市场支持,一旦知名度下降,产品就跟着收到影响,因为投入相对较少,也使得大量小作坊式企业存在,但是饵料的成本构成中,产能达到一定水平,整体成本将有天壤之别,特别是包装等。除了均摊成本考虑,夸大市场预期,所以厂家产品的供应量远远大于实际的需求量,不断涌入的新兴企业,都期望用量产的方式摊薄成本以便取得竞争优势。但事与愿违,这样的结局却是大量产品涌入,市场消化能力出问题,造成厂商库存积压,成本降低付出的代价则是巨大的前期投入和资金压力。

从饵料产品的结构上来看,竞技饵料的高端市场长时间被国外品牌所占据,国产饵料一直处在追赶阶段,在饵料产品细分的时代,更加注重休闲,拓展饵料品类,于是,形成了每个厂家的饵料都有10~20款,甚至更多,加上每年推出新产品和包装升级,一个厂家的饵料有百款以上并不少见,除了少数厂家能够将某款产品打造成名,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并追捧外,大部分的产品沦为配角,这样的局面加快市场对产品的淘汰率,催着厂家每年新产品面孔的出现,市场的吸纳能力显然跟不上厂家的出新速度,于是乎,直观看到了市场上饵料产品越来越多,厂家梳理产品,流向了终端市场,最终导致了孙先生这样的经营者面临饵料库存增加的压力。

而在饵料市场异军突起的,则是小药类产品,包括香精,添加剂,药酒等品种多样,花样繁杂,一举成为饵料市场的新星,从最初的几家,发展到目前的近几百家,除了专门从事小药的饵料企业外,包括原来的以粉饵为主营的饵料厂家,也开始大量推出小药,药酒等产品,一时间,瓶瓶罐罐塞满钓鱼人的钓箱,在众多的钓场和钓鱼比赛中巨能看到如此情景,钓鱼人像配药方一样,把大量的瓶瓶罐罐都掺合进饵料中,按照钓鱼人对此类产品的接受程度,产品应该有着广泛的市场和销量才对,而事与愿违,这类产品同样出现了消化不良的局面,很大的因素是生产商同样陷入了传统饵料产品的陷阱。

相关文章
中国渔具市场所面临的问题 2011中国渔具企业现状 维卡莱林钓鱼鞋 辽宁众信鱼饵渔具公司 路亚渔具行业的展望 望海钓具有限公司
钓友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免费注册

0/140字
  • 暂时没有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