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父亲一起海钓的日子
来源:钓鱼123 作者:吴艳海 发表时间:2014-07-19 10:21:00106
金牌钓手
4月13日,早6点,大连虎滩码头。海鸥响亮的啼鸣,唤醒了雾中沉睡的大小船只。钓手吴艳海站在码头的新钓箱前,望着缓缓驶来的快艇,指点徒弟蝈蝈将钓竿包挪近一点,然后将一只包子塞进嘴里。码头上另外七八个钓手或立或坐,将装备收拾停当,等待上船。两只海鸥愈加兴奋的叫声,引来了几只新同伴加盟伴唱。
几分钟后,马达声“突突”响起,船尾浪花四溅,80马力的泰云号快艇驶离码头,冲破浓雾奔向五六海里外的三山岛。此番海钓,大家的目标是刚刚开口的黄黑鱼(六线鱼和黑鮶鱼)。东北寒冷,一个冬天没有出海钓鱼,这些钓手大多寂寞难挨,等来登船的一刻自然难掩兴奋。吴艳海和蝈蝈也—样,奔向船尾卸下装备然后就麻利地支钓竿、竿、拴铅坠、割蚬子。
1小时后.快艇靠近三山岛,一听到船老大的号令。吴艳海就松开两手将天平钓组丢进海里.然后启动电动鱼轮放线。鱼轮显示屏上的数字不断增大,最后定格在57.8米。海面起伏,人也在船上也随之微微摇摆,远离陆地,等待鱼口,时间也仿佛凝结了。吴艳海默默守候,时而提提竿子,防止鱼钩挂底。突然,竿梢大幅下压,呈现弓形,中鱼了,嚯!小嘴鱼,船舷的钓友闻声,投来艳羡的目光。吴艳海神秘一笑,悄悄叮嘱徒弟说,知道为啥能钓上小嘴吗,然后贴耳传授秘诀。4月的大连,黑鱼最先开口,其次黄鱼,现在还轮不到小嘴,钓上来需要花费点心思。一天下来,各色鱼儿上钩,吴艳海的小嘴鱼却是船上的稀有鱼种,获得金牌钓手可谓当之无愧。
下午晚些时候,海风大了,船老大吆喝大家收线回航。吴艳海看着满满一箱黄黑鱼,很满意。不过,回想过去和父亲一起出海的日子,这次爆箱就显得有点小儿科了。
“皮匠”爆舱
时间回到19年前,1995年春,吴艳记得有一天早上起来,父亲说要带她去钓鱼。吴艳海很兴奋,忙问去钓什么鱼,父亲却故作神秘、笑而不语。父子两上船,直奔钓点。快到时,父亲从船舱里拿出两个网兜来,吴艳海一脸疑惑,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 药。父亲见他百思不得其解,这才告诉他这俩家伙是专门用来钓皮匠鱼(马面魨)的。这种传统的钓鱼工具内径1.5米、深3米,对付皮匠鱼恰到好处。
看到儿子仍然一头雾水,父亲进一步解释说,钓皮匠鱼需要用去掉一半壳的海虹作饵,然后将这些海虹依次插进网兜的4根主绳的缝隙,直到全部插满为止。吴艳海问为什么不用海蛆(沙蚕)作饵,父亲一笑说:”皮匠鱼只吃海虹。”插海虹的工作忙完,父亲又从船舱拿出两个水斗。吴艳海一脸惊奇:“这不是赶海时用来寻找蛏子的家伙吗?”原来,水斗是一种形状类似米斗的传统钓具,一面有玻璃,可以用来观察水下鱼群。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因为有了更高级的替代品——探鱼器。10分钟后,吴艳海透过水斗上的玻璃看到黑压压的鱼群游过来了,父亲悄声告诉他别说话,留着力气过一会儿拽网兜。在父亲的提示下,吴艳海见鱼
群吞吃海虹,憋足了力气猛力提上网兜,10条皮匠鱼紧跟着咬着海虹浮出海面。父亲告诉他,力气越大兜得越多。吴艳海重新将网兜扔进海甲,看到父亲把连接网兜的绳子搭在船舷上,用脚踩实,他便使出吃奶的力气用力拽,这次明显比第—次多上了不少的鱼。
和父亲钓了一整天,吴艳海查看钓获,两个鱼舱满了,一共200多斤,最大的一条是3.4斤。皮匠鱼爆舱的经历,吴艳海多年后回忆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当时这鱼5块钱一斤,现在已经 三五十块了。”大海回忆道,”这种鱼吃 起来‘血鲜’[血音xie,大连方言,非常鲜)。
海鲈来袭
同年秋的一天,太阳刚刚落山,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父亲和朋友喝酒回来,来,告诉吴艳海明天带他去钓大鱼,说明早天不亮就得出海。吴艳海兴奋极了,一夜没睡好。早上4点,他就被父亲叫醒了,睡眼惺忪,还不忘问父亲是否能钓到大鱼。父亲告诉他“十钓九空”,钓大鱼随机性很大,如果收线遇到海鸭子(一种海鸟)就会一无所获,如果收获黄鱼则说明线压得太沉,只有 收获黑鱼才说明恰到好处。
那时候,吴艳海从没钓过鲈鱼,就按照父亲的要求一件一件来做,而且他意识到,这种钓法对技术要求挺高。首先是下笼子捕捉小黄鱼,只留下5~6厘米的放进船上的暂养箱,父亲说鲈鱼就喜欢吃这么大的活黄鱼。然后将船驶进作钓区域,父亲摇船,吴艳海将盘在筐里、拴着钩的线一点一点放进海中。父亲告诉他下钩要2沉3浮,然后进一步解释说,2把钩钓底,3把钩钓浮,如果从水下纵切面来看,钓线会呈现M形,只有这样各个水层的海鲈鱼才会被一网打尽,吴艳海耐心的将100把钩按父亲的要求下进水里,每隔3把钩还不忘下1个长条形的石头坠子。然后,等上二三个分钟,当地人称之为“闷钩”。
这是吴艳海第—次和父亲钓海鲈所以每一盘线的收获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提起来如数家珍。第1盘线:黄鱼3条、海鸭子5只。第二盘线;大黑鱼1条、黄鱼7条、海鸭子1只。第3盘线:鲈鱼1条(长度1.4米,重20斤)。第4盘线:鲈鱼4条(其中最大的一条10斤,最小的7.5斤)。第5盘线,鲈鱼2条(每条七八斤重)。第6盘线.鲈鱼6条(最大15斤)。第7盘线:空的。第8和第9盘线连在一起老板鱼1条、黑鱼2条、鳕鱼7条。第10盘线:海鸭子2只。吴艳海说,一般一次下10盘线是比较少的了,下40—50盘线则很常见。
初出茅庐
吴艳海记忆中第一次和父亲出海钓鱼,是在1992年暑假,一天中午,吴艳海的父亲摇船去近海侍弄养殖的海虹,他央求着一起去。父亲拗不过,只好带上他,顺路去钓鱼。吴艳海记得清楚,半米长的竹竿,在主线上绑好铅坠和鱼钩,根本不用鱼饵,下钩鱼儿就咬。第一次带儿子出海,父亲不忘耳提面命:要勤提钩线,防止坠子挂底;要勘换海蛆,用了10来条以后就要换钩,钝了就该丢掉;钓到大鱼一定要记着放线。这—切,年幼的吴艳海听在耳里,记在心上。
吴艳海记得,两个半小时,在15米深的海域,父子俩钓了500多斤花鲅(一种鲅鱼)上来。吴艳海说,那个时候什么鱼都有,黄鱼、黑鱼、石匠、鸦片、小嘴、皮匠、花鲆、真鲷、老板、海鲈、海鲇、梭鱼,真正是鱼儿的天堂。
那时,吴艳海也常和四五个伙伴在海边钓鱼,使用4米竹竿、普通线、铅坠,不用浮标,用蚬子或海蛆作饵,钓黄黑鱼或胖头鱼,吴艳海每次都呈钓得最多的一个。他说,有一次自己钓了整整3麻袋,差不多有200斤。这些鱼被晒干磨粉,和进饲料,用来喂鸡鸭和猪。吃了以后,鸡鸭下蛋,猪长肥膘,他成就感十足。吴艳海总结自己的经验说,虾肉作饵是秘诀,剪成段直接挂钩,好用得很,而别的伙伴大都用的是蚬子。
吴艳海现在偶尔也钓淡水,回想八九岁时第一次钓淡水空手而归的记忆恍如昨日。他说,来岛上旅行的游客告诉他用包子和油条作鱼饵,可是用包子皮作饵,鱼并不买账,气得他背后大骂那些游客不是好东西。后来改用油条芯作钓,数不清的鲫鱼连口咬钩,感谢游客的同时,他暗想上次空军难道道包子皮没有油的缘故吗,吴艳海说,具实钓淡水也挺爽,农村浇菜用的大水桶,那次被鲫鱼填得满满当当。
第二次父子俩船钓,选在了当年的9月末。吴艳海记得清清楚楚,父子俩使用手提线和800毫米天平钓组,500毫米子线,300克铅坠,16号鱼钩,管蛆作饵。在靠近暗礁、深十七八米的水域,全天钓了200斤黄鱼,最大单体3斤。他觉得,凡事一回生二回熟,在父亲的一手教导下,技术就像身高,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一点一点逐渐成长起来。
生活信仰
时间如梭,离开广鹿岛以后,一晃多年没和父亲一同出钓了。吴艳海回想起来,晨近一次父子同钓还是婚礼后夫妻俩回家的时候。2010年夏,吴艳海带着妻子回到位于长海县广鹿岛的父母家里,闲暇时央求父亲带着全家出海钓鱼。结果出人意料,儿子的话并未打动父亲,最后还是儿媳妇出面才促成此行。
次日,天气很好,父亲还是用手提线作钓。吴艳海说,妻子虽是新手,却有天赋,当天钓了5斤黄鱼,是量多的。父子俩也很久没有谈论这片作钓多年的海了。吴艳海感慨现在的鱼比起小时候少了很多,小时候常见的台鲅、皮匠和鳕鱼,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了。父亲在一旁,默不作声。
现在,吴艳海的生活里一半都是钓鱼,差不多做任何事都会将钓鱼排在量前面。他愿意体验与不同鱼类过招时那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他说最喜欢软竿细线搏大鱼,因为“手感好,有挑战”。吴艳海还说,每一种钓法都充满乐趣,去年他开始拜师学习矶钓,打算今年一展身手。钓鱼对他来说,俨然成了一种信仰。虽然谈钓鱼时很少谈及父亲,但吴艳海心里清楚得很,正是那些年随父亲出海的日子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