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 钓鱼技巧 >垂钓对象鱼 >钓黄颡鱼 >游钓黄河擒黄颡的钓时钓位钓法选择技巧

游钓黄河擒黄颡的钓时钓位钓法选择技巧

来源:钓鱼123  作者:刘汉初  发表时间:2015-08-27 12:26:13604

“天下黄河十八弯,钓过沟汊钓草滩。”“东走西走,鱼儿满篓。”这些是钓友们在黄河选位下钩时的口头禅。过去,黄河鱼多,鲤鱼、鲫鱼、草鱼、鲳鱼、鲢鱼、黑鱼、鲇鱼、翘嘴几乎应有尽有,给钓友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近年来,虽说鱼情不如从前,但钓友也能有所收获。“走黄河,钓黄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趋利避害选时机

黄河水浩浩荡荡,一泻千里,有不少支流、水汊、半岛和沟、湾、坑,也有少量被冲入的水生和陆地的动植物。黄河含沙量高,汛期前后泄洪排沙时水像泥浆一样浑浊,不少鱼类被呛晕浮于水面,或流离失所,或死于恶劣的环境中,钓者若不趋利避害选择有利时机,则很可能“空军”而归。

从垂钓实践看,适合扬竿下钩的条件应具备“五要”:一、水温要适宜,低于10℃和高于32℃时收效甚微;二、水流要缓慢,最好是在300~400立方米/秒之间,此时钓饵在水中相对稳定;三、漂浮物要少,泄洪期许多杂草和漂浮物随波逐流,容易缠绕钓组,影响鱼上钩;四、气压要正常,虽然流水可缓解溶氧量不足的问题,但低气压闷热时照样无鱼咬钩;五、水中要有鱼,水浑超过鱼的承受限度和非法捕捞严重时,不宜出钓。

由于黄河水来自西北寒冷地区,所以相比其他水域水温较低。早春时,黄河水多冰棱雪水,鱼类复苏的时间较晚,三四月份基本上无鱼咬钩,直到“五一”前后,黄河鱼才陆续开口,仲春到夏至前后近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垂钓;到了6月下旬至7月中旬,黄河干流上的几座水库统一调度泄洪排沙,加上盛夏沙滩炽热,常有阵雨和雷阵雨,气温常常在32℃以上,不利于垂钓。

钓者只有避开上述不利因素,选择多云转晴,或阴雨不闷的天气出钓才能有所收获。一般来说,从立夏到入冬前,除泄洪期外,钓者都可以出钓,尤其是金秋时节,水温不高不低,河道里既有上游下来的鱼,又有下游逆流而上的鱼,食欲都比较旺盛,是一年当中最好的垂钓时间,不可错过。

走守结合选钓位

黄河水流湍急,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河水进入小浪底峡谷后上窄下宽,最宽处约2000米,最窄处仅200多米。在中下游地理分界线处,因河道初出峡谷,水流散乱,冲刷力强,加之水广鱼稀,不同的鱼种各有相应的活动和索饵区域,所以选不好钓位很难有收获。一般来说,钓黄颡兼顾鲫鱼、翘嘴等鱼类时,应以岸边缓流区、拦河石坝的回水湾、较大的河套以及有草、灌木丛和卵石多的地方为钓位。由于雄性黄颡喜欢在卵石、树根或其他沉淀物中筑巢,等雌鱼前来交配,而雌鱼因孕育的缘故需大量进食,所以上钩的黄颡多为雌鱼。

如果水温较高,钓者可钓河滩和岸边浅水区,水温低时可钓深水区或深浅接合部,收获往往不错;假如岸边有涧溪、支流,钓者可在入河口两侧水流相对稳定的水草边定点,既可诱钓结合,也可以打窝聚鱼,效果更可观。

考虑到黄河鱼密度小,分布不均,在一处钓获几尾鱼后往往后继无鱼,等下一拨鱼来的时间较长。因此,钓者与其在一处久等,不如走钓与守钓结合。走,是主动找鱼,甲处无鱼乙处有,增加了与鱼儿相遇的机会,有时甚至能频频上鱼;守,则是定位后等大约1小时左右,因黄颡行动缓慢,频繁走动往往会同姗姗来迟的鱼擦肩而过。走守结合,相辅相成,虽然辛苦一点,但鱼获却明显提高了。

侧重黄颡兼钓其他

黄颡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习惯在夜间觅食,它长着利剑般的背鳍和胸鳍,有锯齿状硬刺,还能发出叫声,扁平的口中还有细牙。它们虽然长期生活在光线偏弱的底层,视力不好,但嗅觉、听觉、触觉都不错,最大个体能长到3~4千克。

黄颡产卵数量不多,通常在5000粒左右,每年5~6月产卵,繁殖力不是很强,是鱼类中的“少数派”,尤其是白天时,鱼获量往往不多。因此,笔者常在天气好的夜间钓黄颡,同时兼顾其他的鱼类,它和鲫鱼、翘嘴的活动水域和食性有几许相似之处,因此用相同的钓具、饵料可以一举多得。近几年,在春末夏初和仲秋到立冬前后,在鱼儿相对活跃、食欲比较旺盛的日子,我常到两处黄河二级支流的入河口垂钓,不论手竿钓浅钓近,还是抛竿钓深钓远,都有所收获,最多的一次钓获鲫鱼、黄颡3千克多,有时候还能碰到鲤鱼、草鱼、鲇鱼中钩,可见侧重黄颡兼顾其他的做法是可行的。

素饵荤钓随鱼变

黄颡食性广,荤素都吃,在自然水域中主要捕食小鱼虾、微生物和水生昆虫的幼虫,在吃不到动物饵时也吃水生植物。但从垂钓效果来看,在江河湖库中用面饵钓黄颡往往很少有鱼上钩,即使使用腥香味的商品饵,效果往往也不好。而用蚯蚓或其他荤饵打底钩时,不论手竿钓还是抛竿串钩远投,都能频频上鱼。

原因有三:第一,长久以来,黄颡吃惯了水中的动植物,对活食感兴趣,对面食和商品饵有陌生感;第二,在低温状况下,鱼需要进食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荤饵来补充营养和御寒,人工合成的饵料显然不如原生态饵诱惑力大;第三,黄颡等底栖鱼视力欠佳,在深水区和夜间觅食主要靠嗅觉、触觉和味觉,因此静态饵难以刺激其触须,而虫饵在钩上蠕动,能够引起黄颡的注意。笔者曾尝试傍晚时分将三组串钩装上蚯蚓投出,第二天早上手竿时,三竿都有鱼,共收获100~150克的黄颡7尾,都是咬死钩。与黄颡相比,鲫鱼、翘嘴的摄食方式是不同的。鲫鱼有吞吐钩子的习惯,摄食小心谨慎,即使吃到的是爱吃的红蚯蚓或对口的商品饵,当它发现异物或不合口味时也会吐钩;翘嘴属于猎食性鱼类,捕食时不论荤素,一口吞下,有时甚至会误吞闪光的空钩,它的食性和摄食方式同黄颡既有共性,又有差别,要区别对待。

嗜荤腥是黄河鱼的共性,因此钓饵应以荤腥为主。在可以用诱饵聚鱼的水域,如河滩中的沙坑、支流入河口水流相对稳定的沟湾、水流较缓的河套的凹入岸线内侧的混流区,钓者不妨用素饵补窝,荤饵装钩;在水流较急、诱饵不起作用的地方则可将装荤饵的钓组集中,以增加香味的面积和穿透力,只要发现某处有鱼群,便可将串钩投进去,这比单竿孤军奋战的鱼获量大得多。

把握鱼讯巧提竿

准确判断鱼摄食中钩时浮标、竿梢或风线上的讯号并及时扬竿起鱼,这是关乎垂钓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凡是手竿钓时有连续点动或拉、托、移位、下顿、闷标等标相,抛竿钓时竿梢出现3~5厘米抖动、点头、弯腰、风线松弛等信号时,钓者都要当机立断,扬竿刺鱼。当水温低,鱼体不灵敏或水浅信号快时,钓者提竿可以慢半拍;当水温高、鱼的动作快或水深信号慢时,则快提优于慢提。在水流急、漂浮物多,抛竿同水面大约呈现45°夹角时,若竿体徐徐往下压,但没有颤抖、松线等动作,则多为水中杂草、藻类或其他浮漂物缠住钓组所致,钓者应慢慢收线,清理钓组,重新装饵后再投竿。

因黄颡贴着水底活动,所以不论用手竿还是抛竿施钓,钓饵一定要落底。市场上卖的大多数串钩的子线长短、钩距都一样,抛竿后,若堤岸较高或水底坡度较大,竿体仰角大时,会出现前面的钩饵落底,后边的饵钩悬浮的状况,不利于黄颡和鲫鱼等底栖鱼类上钩。所以,笔者钓底栖鱼类的串钩都是自己绑的——最前面的鱼钩子线仅8~10厘米,后面的钩子子线适当加长,这样就能做到几枚钩子都落底。如此因鱼配器、及时扬竿,在适温、富氧、鱼旺时往往能有不错的收获。

最近几年,由于黄河水轻度污染、过度捕捞和排沙减淤等因素致使鱼类大量流失,施钓黄河的收获已经大不如前,除熟悉岸边水情鱼情的钓者能抓住停止发电、水流量小、流速缓和鱼类爱活动觅食的时机夜钓收获大鱼外,多数钓者在白天出钓很难如愿以偿。

实际上,即便无鱼问钩,看着黄河水底1米左右的绿荫、卵石,看看一河碧水向东流,再想想过去“黄河斗水,泥沙其七”的洪灾史,听听母亲河的涛声韵律和白鹤、鸥鸟、布谷鸟的歌声,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相关文章
夏秋季节垂钓黄颡鱼的方法 夏季串钩垂钓野生黄颡鱼的技巧分析 夏季夜钓黄颡鱼技巧大全 筏竿串钩钓黄颡鱼的技巧 夜钓黄颡鱼钓具饵料钓法选择等技巧分析 春季水库串钩垂钓黄颡鱼技巧
钓友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免费注册

0/140字
  • 暂时没有新评论